首页    律所动态    智能音箱竟是盗版音乐神器?法院一锤定音:巨头赔钱+全网下架!

近日,由浙江科资律师事务所邱林峰律师、万臻律师代理的某知名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诉某电商平台及其关联公司、某知名音乐平台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经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全面支持原告主张。本案作为新型智能硬件与数字音乐平台共同侵权的典型案例,为行业版权保护树立了重要标杆,充分展现了浙江科资律师事务所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卓越专业能力。

 

案件背景:智能硬件与音乐平台分工侵权,著作权人权益受损

原告作为国内权威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发现某电商平台通过其开发的智能音箱产品,深度绑定某音乐平台曲库,未经授权向用户提供大量受版权保护的音乐作品在线播放服务。用户仅需语音指令即可直接调用侵权曲目,形成“硬件+内容”的闭环传播模式,严重侵害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专业突破:精准锁定共同侵权,破解技术合作模式

浙江科资律师事务所代理团队深入研究案件细节,针对智能音箱与音乐平台的合作模式展开精准法律论证:

  • 技术穿透:通过协议分析及数据追踪,揭露硬件方与平台方通过API接口共享曲库、收益分成的深度合作,证明二者存在“分工协作”的共同侵权故意;

  • 行为定性:结合用户交互体验,论证智能音箱并非普通播放设备,而是独立传播渠道,突破了传统“避风港原则”的免责边界;

  • 证据闭环:依托公证取证、合作协议、收益分成条款等完整证据链,锁定侵权行为与商业利益的直接关联。

法院最终认定,两被告通过“内容+硬件”的商业模式,未经许可向公众提供涉案作品,构成共同侵权,判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连带赔偿经济损失。

 

行业意义:为智能生态版权合规提供司法指引

本案判决明确了智能硬件厂商与内容平台合作的法律边界:

  • 硬件方若深度参与内容分发、共享收益,需承担更高的版权审查义务;

  • 技术合作协议内部免责条款不得对抗权利人,版权风险须由各方共同承担。

这一裁判规则为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版权合规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专业团队:以实战铸就知识产权保护标杆

浙江科资律师事务所始终深耕知识产权领域,凭借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已成功代理多起全国首例、行业标杆案件。万臻律师、邱林峰律师团队在本案中展现的诉讼策略设计、复杂证据整合及前沿法律问题解析能力,再次印证了该所在知识产权维权领域的领先地位。

 

结语
保护著作权就是保护创新之源。浙江科资律师事务所将持续以专业力量捍卫创作者权益,为构建健康有序的数字版权生态保驾护航。

 

浙江科资律师事务所   专注知识产权·护航创新价值
(注:文中涉案主体已作脱敏处理,判决内容源自公开法律文书。)